徐大椿(1693~1771),原名大業,字靈胎,號洄溪,江蘇吳江人。生于清圣祖康熙三十二年,卒于高宗乾隆三十六年,年七十九歲。性通敏,喜豪辯。自《周易》、《道德》、《陰符》家言,以及天文、地理、音律、技擊等無不通曉,尤精于醫。初以諸生貢太學。后棄去,往來吳淞、震澤,專以醫活人。大椿著書頗多,有《蘭臺軌范》、《醫學源流論》、《論傷寒類方》等,都為醫學之籍。他的歌曲有《洄溪道情》三十余首,《中國詩史》頗有憤世之辭 。
簡介:《醫學源流論》二卷,徐大椿撰于乾隆二十二年(1757)。此書堪稱為徐大椿醫學論文集,共收其評論文章九十九篇。上卷為經絡臟腑、脈、病、方藥,下卷則治法、書論(并各科)、古今。縱橫捭闔,觸及之處,每有新見,發前人之未發,言常人所不敢言,尤針砭時弊甚多,論述道理深湛,中醫史上正缺如此大手筆之評論家也,大椿實古今第一人。 此書頗多先進之論,例如作治人必考其驗否論,指斥今之醫者,事事反此,惟記方數首,擇時尚之藥數種,不論何病何癥,總以此塞責,他認為,若醫者能以此法(效驗)自考,必成良醫;病家以此法考醫者,必不為庸醫之所誤。是頗具;實踐檢驗為標準之義。種人痘法本非傳
簡介:《難經經釋》,醫經著作。二卷。清徐大椿撰于1727年。徐氏注釋《難經》以《內經》理論為本,闡發《難經》義理及其學術淵源,頗有參考價值。但作者提出《難經》之必不可違乎《內經》的觀點未免失之偏激。現存多種清刻本、1985年浙江科技出版社鉛印本。 凡《脈法》八十三章,《六經經證》以及入府傳藏之里證誤行汗吐下之壞病三百六十八章,外感之類證汗吐下宜忌八十六章,共五百三十七章,合百十三方。自晉王叔和混熱病於傷寒,后來坊本雜出,又有傳經為熱,直中為寒之說,而傷寒亡矣,且簡編亦多失次。因為解其《脈法》,詳其經絡,考其常變,辨其宜忌,凡舊文之訛亂者,悉為
本站所收錄小說作品、作家全集、書評皆由網友收集上傳發表,與本站立場無關。如無意侵犯您的權益,請聯系本站刪除。[email protected]